跳至主要内容

超声内镜检查

  1. 简介

    超声内镜兼备内视镜及超音波检查,除了能对消化道表面进行观察,相附的超音波仪器能深入病人体内,靠近病源以进行超声检查,方便医生作准确诊断。在超声内镜显示下,医生更能进行微针穿剌抽取细胞组织化验以确定病因,及进行各类注射治疗。经多年研究,超声内镜检查现以广泛用于诊断食道、胃、胰、胆、肝、大肠及肺部之疾病,于癌症分期上之成效尤为显着。病人患有消化道癌症、黏膜下肿瘤、胰腺炎及癌症、胆管闭塞、肺癌及不正常胸腔淋巴结等情况均应接受超声内镜检查。除了用于诊断之外,超声内镜更可应用于治疗方面,例如腹腔神经丛阻滞及胰脏假性囊胞引流术。

  2. 检查前准备

    • 病人须于内镜检查前六小时禁食。
    • 若患上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瓣膜性疾病等或已怀孕,须告诉医护人员并听从其指示服药。
    • 病人亦应提供现所服用药物的详情,特别是会影响凝血的药物及任何过敏反应资料。
    • 门诊病人不宜亲自驾驶前往检查,亦应避免在检查前酗酒、抽烟或服用不当份量的镇静药物。
    • 年老、行动不便的病人宜由家人陪伴前往检查。
  3. 检查过程

    • 在检查前,医生先给病人注射适量的镇静剂,此能减低病人的焦虑及检查时所引起之不适。
    • 然后病人喉部被喷上局部麻醉药,医生随着将一支柔软,直径约为1至1.4厘米的超声内镜经口部放进病人体内进行检查。
    • 检查期间病人多感到恶心及上腹膨胀不适。
    • 检查期间,病人会保持清醒。
    • 一般来说,整个内视镜检查需时约15至30分钟。在复杂的情况下,例如治疗上腔消化道出血时,检查时间将会较长。
    • 病人需与医护人员充分合作,以缩短检查时间。
  4. 检查后须知

    • 病人检查后尚须禁食一小时,待喉部麻醉药或镇静剂药力减退后才可进食,以防哽咽。
    • 如病人接受镇静剂注射,则整天不可操作重型机器、签署法律文件或驾驶,以防意外发生。
    • 病人应依照医护人员指示完成药物療程。
  5. 风险或并发症

    • 喉部之麻醉药亦会引致一个多小时的吞咽困难。
    • 超声内镜微针穿刺或组织抽取的检查风险则视乎检查的部位,包括纵隔炎,胰脏炎及感染。
    • 腹腔神经丛阻滞的风险则包括短暂性腹泻,短暂性血压不稳定,短暂性腹痛及脓疮形成。
    • 出现较严重之并发症包括肠道穿孔、出血、心肺并发症等的机会少于百份之一。
    • 出现并发症的机会会随着病人之情况及治療方法而異。
    • 如并发症出现,病人或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療,若情况严重亦可能导致死亡。病人应主动询问主诊医生以明了详情。
  6. 备注

    如有任何查询,请联络主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