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脏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四位,在2021年,胰脏癌导致889人死亡,佔癌症死亡总数5.9%。胰脏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于过去十年录得明显升幅,从2011到2021年,因胰脏癌而死亡的人数跃升75%。
胰脏是一个位于腹腔深处的腺体,位置在胃及背脊中间,连接十二指肠,属于消化道器官。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帮助消化,以及制造胰岛素调节血糖。
胰脏癌是入侵性强的癌症,由于在胰脏的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位置隐蔽,初期病征并不明显,即使定期每年接受身体检查的病人,也很难从一般检验中测试出患上胰脏癌。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觉患病,因而耽误治疗,影响生存率。因此,即使可以进行手术切除,病人的存活时间仍较其他癌病患者为短。
大多数的胰脏癌发生在年龄65岁以上的人士,其他风险因素包括:
出现以下征状,可能是患上胰脏癌:
巿民应透过实践下列健康生活模式及行为转变,来预防患上胰脏癌:
根据现有的国际和本地科学证据,政府辖下的「癌症预防及普查专家工作小组」就本地人口提出了针对胰脏癌的筛查建议:
不建议为一般风险的无症状人士进行胰脏癌筛查(包括使用血清生物标记CA19-9进行检测)。
鉴于现有证据不足,不建议为较高风险人士进行划一的胰脏癌筛查。 至于因为有强烈的胰脏癌家族病史、有特定的遗传综合症或某些遗传易感性特徴而令罹患胰脏癌风险大增的人士,可考虑咨询医生意见作个别评估。
医生听取病人病历后,如怀疑病人患上胰脏癌,医生会安排进行以下检查,以探测癌肿的位置及大小。
选择治疗胰脏癌的方法要视乎癌症的阶段、病人的年龄、整体健康和个人取向。因应这些因素,治疗目标可以是完全消除肿瘤,或尽量减慢肿瘤的生长或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使用舒缓性治疗。
现时完全消除胰脏癌的主要方法是做手术取出肿瘤,但并非所有病人都适合,尤其当病人出现癌细胞扩散到胰脏以外的器官及广泛影响淋巴结和主要血管的情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s operation)是最常用的手术模式,包括切除肿瘤相关的胰脏、十二指肠、胆囊,甚至部分胃部等,手术死亡率少于5%。 约四分之一病人的胰脏癌出现在胰脏的体部或尾部,视乎肿瘤情况,可以进行胰体胰尾切除术或胰全切除等手术。
如癌症已广泛蔓延,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减轻症状,保持病人的生活质素,治疗方法包括:
胰脏癌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胰脏癌的手术非常困难,但现时术后生存机会已大幅改善。不过,手术后仍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血糖不稳定等并发症。
医生会安排病人定时覆诊,监察病情及复发征状,若发现有任何新的症状,病人必须尽快通知医生。
如维持营养、止痛等。
胰脏及胆管为深藏体内之重要器官。胰管汇集从胰脏分泌出之消化液,而胆管则负责将从肝脏制造之胆汁引流到小肠,两者经会合后,将一同被排进十二指肠。对胰脏及胆管之疾病,一般体外所作之检查并未能准确得出答案。使用内视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俗称胆管镜检查,医生能从十二指肠胆管开口处,逆向地将导管放进胰管或胆管进行X光造形显影。胆管镜检查能准确为怀疑患有胰胆管闭塞(例如被结石或肿瘤所闭塞)、急性胆管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手术后胰胆管渗漏等的病人作出诊断。同时,医生亦能使用各类辅助仪器治疗胰胆管中之疾病。
病人检查后待麻醉药或镇静剂药力减退后便可进食。病人如需要使用鼻胆管引流,则须小心保持其位置以防治疗失效。
如有任何查询,请聯络你的主诊医生。
经皮肝胆道造影术协助诊断胆管内各种病变及为阻塞之胆管提供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胆汁引流。
手术后,病人需返回病房休息及接受观察。如感不适,应立即告诉当值医生或护士。
此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肝道出血、败血病或胆腹膜炎的发病率约为4至6%,而手术死亡率则约为0.5至5.6%。
如有任何查询,请聯络你的主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