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在2022年,甲状腺癌新症共有1 049宗,占本港癌症新症总数的3.0%。按粗发病率计算,每十万香港人口中即有约14宗新增个案。女性患甲状腺癌的机会较高,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约为3.6比1。

甲状腺癌的发病过程很缓慢,由癌细胞出现到发病可能历时数年。不过,透过现时的医学技术,即使甲状腺肿瘤很小,也能侦测得到,同时新式疗法也令治癒率提高。数据显示,第一至三期的五年相对存活率仍相当高 (>95%),而第四期仍达到69%。但正因为它发展缓慢,即使曾患甲状腺癌,亦有机会在多年后復发,所以患者必须定期复诊跟进。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面和咽喉下面,呈蝴蝶状,是一个内分泌组织,负责分泌甲状腺素。在甲状腺后面的是副甲状腺,负责分泌副甲状腺素。甲状腺素能调节新陈代谢、血糖、心跳和肾功能等,而副甲状腺素则可以调节身体钙质、平衡骨骼的钙质、促进小肠及肾脏吸收钙质。当甲状腺的细胞异常增生,旧细胞又未曾死亡,细胞便会不断堆积,形成癌瘤。 甲状腺癌可分为四类,治疗方法亦会因发病对象不同而有异:

  • 乳头状癌(Papillary):最普遍的一种,多出现于年青女性身上。
  • 滤泡状癌(Follicular):第二普遍的一种,大多发生于较年长的人身上。
  • 髓质癌(Medullary):罕见的甲状腺癌,家族遗传的机会较高。
  • 退行发育癌(Anaplastic):罕见的甲状腺癌,患者多为60岁以上,癌瘤的生长速度较其他甲状腺癌快,也不易治理。没好好治理的乳头状癌会演变为此种癌症。

除以上类别外,甲状腺也可能出现淋巴瘤,属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一种,不过很罕见。

甲状腺癌的成因仍不清楚,有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曾接触大量辐射:例如年幼时曾接受头颈X光照射、放射治疗的病人或生活在有高密度放射线的环境。过往外国核电厂发生辐射泄漏事件后,该地区的人患甲状腺癌的比率也特别高。
  • 家族遗传:家族中曾有人患过甲状腺肿瘤、家族性甲状腺髓质癌、多发性内分泌肿瘤及遗传性大肠瘜肉等均有较大机会患上甲状腺癌。
  • 个人病历:若曾患甲状腺肿瘤或甲状腺良性结节等疾病,患上甲状腺癌的机会也较大。
  • 性别:女性患甲状腺癌的机会较男性大。
  • 饮食:饮食中缺乏碘亦有可能增加患上甲状腺癌的机会。
  • 年龄:很多甲状腺癌的患者都是40岁以上的人士。

甲状腺癌常见的征状包括:

  • 抚压颈部前端时发现无痛硬块,并日渐增大。
  • 声音持续沙哑。
  • 颈痛或喉咙痛,甚至耳朵也感到痛楚。
  • 吞咽或呼吸困难,有压迫感。
  • 持续咳嗽,但没有其他感冒迹象。

甲状腺癌的早期征状并不明显,病人可能会忽略或以为是其他疾病。因此,若有怀疑,应尽快求诊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